身体不适,去东城门外看医生。老中医细心地把完脉,开了一味中成药,名叫桃花散。单听这药名,仿佛这病也沾了三滴阳春雨似的,害得有了几分妖娆之气。只是这药名后面紧跟着的一个“散”字,让人心里猛地一阵惊觉,隔着病房的玻璃窗望过去,外面的世界被阳光浆洗得一片明媚。楼下的花坛里,柳正绿桃正红春意正盎然呢,何来一个“散”字?恍惚间脑海里突然涌出一句话:“花开的明艳,青涩却在逼近枝头。转瞬间绿肥红瘦,落英缤纷,明眼人看花色即空……”摩挲着药瓶上的字,突然想起,附近校园里的桃花开得正好,天天从花下过还没认真去看呢;离县城不远的青罐峡里的桃花更是一绝,春来,早就计划着要去青罐峡看桃花,还没动身呢;远方的朋友也打来电话说,阶州城里一年一度的“桃花会”就在眼前,今年一定要来啊,花都开好了。
花都开好了。这语气里带着殷殷的期许。花都开好了,看花的人一定要来啊,切莫辜负了春光的殷切之意。
看花去,看桃花去。
在春天和一株桃花相遇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寻常得就像一出门就能碰上邻家的俏姑娘一样。事实上,早些年,我是不大喜欢桃花的。不喜欢桃花盛开时轰轰烈烈的艳丽。那种无所顾忌的美是有威逼感的,它会使人的心绪无处躲藏,比起幽静的水仙、百合,桃花的美便缺失了几分让人宁静下来的笃实之感。没有铺垫的美,是易碎的。
唐朝诗人崔护流传千古的《题都城南庄》,是一首以桃花为背景的凄艳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相传,崔护考进士不第,一天独自到长安郊外踏青散心,途中经过一个叫南庄的地方,走得口渴,遂向一户人家讨茶解渴,柴门洞开,一个美丽的少女眼含羞涩给崔护递过茶来,那时柴门边的桃花开得正红,妙龄少女倚树而立,绚烂的桃花下佳人更是美得惊心,只一眼,就只是惊鸿一瞥的一眼,便让诗人崔护一见倾心。翌年,这一天,崔护复来,眼前桃花依旧,春风依旧,而桃花下却不见了那个少女的芳踪。怎能不惆怅、怎能不神伤?不经意间,却错过了那样一个丰盈的春天。而今桃花依然灼灼,而佳人呢,远了远了,却再也走不进那一树桃花下。“明眼人看花色即空”。那才是真正的花开成空,一场诗人心中盛大的情事,便桃花一样注定要散去的。
年轻的时候,我们曾那样的不屑风中桃花的脂粉,文人墨客的多情。然而生命之花总是能让我们懂得它们更深层次的美。那才是一朵花的大美。那一日清明,去山中祭祖扫墓,沿途一树一树的桃花,开在杂树乱腾中,美得触目惊心,暗自为花心折,不为别的只为桃花处在乱世一样的境遇,还能开得从容不迫。像冰清玉洁的女子。一瞬间面对死亡的心就给桃花照亮了。想起《桃花扇》里的奇女子,秦淮名妓李香君。李香君与侯方域邂逅,两人互生爱慕之情,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题诗扇作了定情物,阮大铖得知,匿名托人送来丰厚妆奁借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坚决退回。阮大铖颜面尽失,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阮大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香君坚决不从,欲撞墙自尽,血溅在她和侯方域定情的诗扇上,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把香君溅在扇中的铮铮铁血,在扇中点染成了一树艳红的桃花。桃花开在纸上、开在扇中,花中流淌的不但是英雄血,盛放的还是一种节气。多么壮美!污浊的乱世中,一株冰清玉洁的桃花,散落,那是对内心大美的一种视死而归的扞卫。却以另一种盛放的方式拔高了生命的向度。至此,桃花在我眼里有了拼死般决绝的冰清玉洁。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奇女子。我懂得了桃花的内心,其实它的美是无心炫耀,却能美的惊世骇俗,万古流芳。那种美在骨头里,即使花落了花散了,也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罢了。
桃花的美是不散的,因为它的美在骨头里。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shrj/show/12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