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圣诞节》
已经上初中的女儿,这些天放学都要买些苹果回来,神神秘秘地躲在房间里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晚饭都不肯出来吃。一天晚饭后,我推开孩子的房间,看到孩子房间的床上,写字台上堆的到处都是红艳艳的苹果,花花绿绿的彩纸,女儿正将这些又大又圆的红苹果,用彩纸精心包裹起来,堆放在床上。
我迷惑的问女儿:挺好的苹果,你把她们包起来干什么?女儿兴奋地回答我说:这是平安夜我送给同学的礼物呀!
看着一脸笑容,沉浸在满心喜悦里的女儿,我很不理解,现在的孩子怎么都喜欢上洋节了。
在我的记忆中,圣诞节是西方人的节日,生活中离我们比较遥远和陌生。想我最初知道的圣诞节,还是上小学时在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里了解到的。我上小学时,正赶上十年文化大革命,课本上学的多是雷锋,刘文学等英雄人物,书店卖的课外书极少,在课本上学到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印象深刻。时隔这么多年,我还能够清楚记得《卖火柴的小女孩》里讲述的具体内容。
西方国家每年的最后一天是大年夜,也是西方的平安夜。《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悲惨的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平安夜,一个孤苦无依的小女孩,赤脚走在冰雪覆盖的大街上,饿着肚子的她不敢回到自己的家,因为她的父亲看到她没有卖出一盒火柴,会打她的。小女孩看到街道两旁的人家,窗户里飘出烤鹅香味,圣诞树上发出炫丽的灯光,客厅里幸福玩耍的儿童。小女孩不想回到那个寒冷,没有温暖的家。在寒冷的冬夜,她在墙角划亮一根根的火柴,温暖着自己幼小的心灵,憧憬着幸福的生活。
就这样在一个富人狂欢的平安夜,卖火柴的小女孩,连冻带饿死在大街上,天亮时人们才发现她小小的尸体。每当想起小女孩冻死在大街上的凄惨景象,我的心里始终无法忘怀。
那时我的年龄小,对西方圣诞节的理解有些片面,总认为富人家平安夜圣诞树上挂的金币,是富人家大人和孩子玩的小游戏,圣诞老人夜里送到家门口的礼物,是父母趁孩子睡着时,偷偷放到孩子床头的,对小孩子是一种欺骗。如果真有圣诞老人的话,当卖火柴的小女孩冻饿交加,无助的在墙角划着一根根火柴取暖,最需要救助的时候,圣诞老人能够及时出现的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不会被寒冷的天气冻死了。
现在看到“圣诞节”,这个西方国家的“舶来品”,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在中国大陆流行开来,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平安夜,圣诞节的狂欢中,圣诞节这个西方的节日在东方也有了浓厚的年味,圣诞老人的服装,圣诞树,各种圣诞礼品应有尽有。特别是本地的苹果,彩纸一包也就成了价格不菲的平安果,在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在商家推波助澜的宣传下,每年的圣诞节,经营圣诞节礼品的商家都赚了个钵满盆盈,难怪水果店老板脸上都笑开了花。
面对这个本土化的洋节,我是落伍了,我也不想赶这时髦了。看到国人每年把大量的时间,金钱消费在圣诞节平安夜的狂欢上,真的让我很困惑,难道西方的圣诞老人真的能给我们东方的儿童带来这么多的快乐和高兴吗?我又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评分:9.0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qgmw/show/42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