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十点半,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回家的路上,眯着眼睛,感觉随时能睡过去。就这样,十五分钟的路硬是被我晃了半个小时才到小区楼道门口,楼道边摆满了花圈。
走错楼道了?抬头看看四楼,厨房里的灯亮着,那是母亲为我留得。紧了紧身上的羽绒服,穿过花圈的拥抱圈,回到了家,母亲却坐在床上发呆。
和母亲聊天才知道去世的是楼下的孙阿姨,她的子女平日里对老人不闻不问,现在老人去世了才后悔莫及。母亲的心里很难受,拉着我聊了好久才睡去,而我却彻夜未眠。
在孩子的一生中,母亲担任的角色是一变再变,但那一颗爱孩子的心却是始终不变的。
随着孩子的出生,一位新妈妈便开始了她的保姆之路。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在孩子幼小的身后,始终跟着一位母亲,温柔的目光不离不弃,像颗大树,给孩子遮风挡雨。晚上,蒲扇轻舞,伴随轻柔的儿歌,孩子逐渐进入梦乡。
孩子上学了,不再缠着母亲讲那“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的故事。放学之后,便与同学在村中玩耍嬉戏。母亲做好饭,便出来吆喝孩子回家。孩子伴随着饭香,欢乐的象母亲讲述学校的见闻及朋友间的乐事,母亲微笑的听着,不时地用纸巾擦拭着孩子嘴角的饭渍,并随声应喝着。
孩子上了中学,有了自主性,懂得了隐私权,开始写日记。那一把锁,便锁住了母亲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母亲的话语,开始成了“和尚念经”,喋喋不休。这时候母亲沉默了,但仍不忘每晚冲上一杯牛奶,静静地放在正在学习的孩子的手边。
孩子上大学了。初次的离家,让孩子有些恐慌,给母亲的电话便多了起来。母亲的笑容又多了起来。人际关系的处理、事件的处理、想家的安慰……一根电线,两头连着母与子。仍是温柔的细语,抚平了孩子焦躁的心、缓解了孩子想家的难过、解决了孩子身边发生的各类事件。拿着话筒,母亲仿佛又看到了那个趴在自己膝头,缠着自己讲故事的孩子。
孩子正值考研的关键期,母亲病了,很严重。孩子不知,仍在疲惫的时候打电话寻求母亲的温暖。母亲皱着眉头,强忍痛苦,仍用温柔的细语,如清泉般滋润着孩子的心。
孩子工作了,广阔而多彩的世界吸引了孩子的眼睛,繁忙的工作加快了孩子的脚步,却忽略了自己的母亲,和母亲的通话次数逐渐减少。透过窗户,只看见母亲盯着电话半天不动,偶尔电话响起便兴奋去接,过后失望的放下――那不是孩子的电话。
而当孩子乏了、累了、疲了……转头回家,便会看见母亲留下的那盏桔色的灯,以及灯下母亲那微驼的身影。
万爱千思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常回家看看,当我们行走在人生的道路时,请不要忘记听听那母爱的声音。
评分:8.9分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qgmw/show/3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