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埃及国家博物馆里,有一件奇怪的展品。一方精美的白玉雕刻的跟抽屉差不多大的匣子,匣子被分为四格,里面空无一物。匣子是在法老的木乃伊旁被发现的,从所放位置看,必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只是,玉匣子是用来盛放什么东西的呢?又有何寓意呢?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在埃及某个女王的墓室里,发现一幅壁画,这才破解了玉匣子的秘密。壁画上一位威严的男子正在操纵一架天平,天平的一端是砝码,一端是一颗完整的心,这颗心正是从旁边的玉匣子里取出的。
古老的埃及传说中,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快乐女神,女神的丈夫是明察秋毫的法官,每个人死后,心脏都要被法官拿去称量。如果一个人是快乐的,心的分量就很轻,法官就判那颗羽毛般轻盈的心引导灵魂飞往天堂;如果那颗心很重,被太多的罪恶和烦恼填满,法官就判他下地狱,永远不见天日。
这个古老的传说给人很多启示。心轻如羽,心若浮尘,是一种心境。
“心若浮尘”,心是重的,浮尘是轻的。我还真不知道,当如何诠释,才能解其真正的含义。若说让心成浮尘一般,以应“心轻了,才能飞翔”这句哲理,倒也说的通。若说让心变成浮尘,随风飘荡,不知归处,则显的有点凄凉了。
茫然之下,随步伫立窗前,在公园的一侧,传来一阵悠悠的琴声,这琴声,时急时缓,宛如一涓溪水,蜿蜒地流淌着。
本想就这样静静地聆听,那如诉的琴声,原本会让人的心灵获得某种慰藉。却不知为何,今天的琴声,则无法让思绪宁静。
晚风习习,坡上的青草,映入深邃的眼眸。温婉与悲凉的琴声,在诉说尘世的无助。曾经的现实情节,也随着绵绵的琴声,流动在心。也许这是衰老的一种必然,回首往事,就这样成了时下的呓病。
四季轮回,曾经的坚持,在尘世的喧嚣面前,如艳阳下的残雪,均稍无声息地消融。化下的冰水,谁也不知已流向了何处。
岁月如歌,原本的心境,在物欲的冲涮之下,似寒风中的柳絮,飞扬中却难寻归处。寥寥的落下,就成了让人踩踏的污垢。
思绪随着琴声跳跃,多想能让心脱红尘。然而,身在其中,心亦在其中,谁也不能将现实的一切,权当作举重若轻的历练。那一道道无形的伤痕,总是落满了尘垢,刻满了沧桑。
琴声悠远,手捧半盏清茶,耳听窗外弦声。有人言“凡声皆宜远听,惟听琴则远近皆宜”,很久没有体验这样的一种纯净了。
这样纯净的琴声,会让听者的心颤抖。它有时就像一枚钢锥,无情地插进了树干,让人感到钻心的疼;它有时就像一棵黄连,一生都含着苦的沉重。它有时也显的很倔强,拼尽全力抵抗着寂静的吞没;它有时是暗处不熄的灯,在寂静深长的人生隧道里引导求索。
这样的纯净的琴声,往往会诱发人的一种情绪。不因淡然得失,不因远离尘世,不因看破红尘。只因为,在梦的天空,曾在云端之上,写下过这样的文字:耽于是非者,必成是非人;流于俗乱事,必得庸俗志。
红尘之中,很难超然世外,谁也做不到,且驾清风,逍遥于天地之间,逍遥于远近之间,逍遥于眉眼之间。但,心若浮尘让心变轻。却并不是遥不可及。心轻,是失意后的坦然;心轻,是平淡中的自信;心轻,是挫折后的不屈;心轻,是困苦艰难中的从容。
真的能做到心若浮尘,你就拥有了一双透视人生的眼睛。在俗事凡尘中,你能心若浮尘,就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人生苦海,只要心若浮尘,你就拥有了希望的渡船。
心若浮尘,倘若与你相遇,不看花开,不闻鸟鸣,只听心弦之上那一串,浅浅的清音。
心若浮尘,倘若与我相遇,莫闻花香,莫探鸟影,只观眼眸之中那一抹,浅淡的风景。
抬眼,窗外,琴韵悠悠,我心依然。
文章内容不代表凯硕文章网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nshuzu.com/qgmw/show/172134.html